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【党风医风引领】探音索影扫疾埃,两尺诊台写大爱

【党风医风引领】探音索影扫疾埃,两尺诊台写大爱

来源:宣传科发表时间:2024/9/23 9:50:01浏览量:369

为了以优良党风医风引领人文医院建设,进一步营造医院有温度的服务氛围,促进全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工作纵深开展,石岛人民医院公众号将继续刊发医德模范优秀代表感人故事,以更好地展现医务人员的时代风采与担当。

诊台前,他们眼盯电脑屏幕目不转睛,一手操控键盘,一手持械游弋,时不时侧脸询问着病史,没有一丝的懈怠,生怕眨眼间错过一处细节让病灶从眼前溜过。1小时、2小时……病人一波又一波,一个接着一个,躺下了又起来,起来了又躺下,他们却一上机就是几个小时,坚如磐石不动。他们很少饮水,即使口干舌燥,因为他们要把上厕所的时间节省下来,以减少患者的焦急和等候……这就是超声科医务工作者平常又真实的工作写照。

谢新刚主任,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的学科带头人。        

铁杵磨针成大器

每当看到身边患者被病痛所缠绕和折磨,尤其是在不能确诊的情况下那种孤独与无助,他就如同自己的身体被噬咬一般难受,恨不能手到病除,为患者解除疾苦。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,他就励志要做一名良医,以尽己之力,解患者之忧。

为了尽快练就一身真本事,他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专业技术提升上。工作中,认真地向老同志请教学习;下班时,便埋头苦读,结合病例反复比对揣摩,于乎微之处寻端倪,于疑惑之中求累积。虽当时乡下卫生院工作条件简陋,所使用的仪器不过是一台12英寸的黑白B超,但他却仍是从中熟练掌握了超声图像各种后处理方法,各类伪像对图像的影响,以及获得最佳图像的切面调整等诊断技巧,大大提升了诊断的准确率。1996年调入石岛人民医院工作,为他提供了更大学习和展示的平台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新的工作环境,新的仪器设备,对他专业技术的提升无疑是如虎添翼。短短10余年时间,他相继被提拔为科室副主任、主任职务。学术上也取得了累累硕果,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,广泛应用于临床,取得良好技术效益。尤其近几年,在他的带领下,科室陆续开展了胎儿系统四维彩超检查、肌骨关节彩超检查、超声介入诊疗、盆底彩超检查、胃充盈法彩超检查、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,其中超声引导下胆囊胆管置管引流、各脏器脓肿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、肝肾囊肿穿刺抽液+硬化治疗、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、各脏器穿刺活检术等一系列介入微创诊疗,具有实时监视、精准、安全、创伤小、费用低等优点,达到了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,受到业界同仁的广泛关注。

如今,谢主任的诊断技术在广大病人中有口皆碑,并被大家公认为医院超声诊断的“金标准”。每天上午超声科门前人头攒动,候诊椅上座无虚席,而更多的患者皆是慕名而来。谢主任高峰时每天要接诊患者达50人次,而且很多彩超检查都不只检查一个部位,还有很多复杂疑难病症需要会诊的患者。但是,无论压力多大,他从没有放松对自己的技术要求,认真谨慎地对待每一位患者,这是他从未改变过的职业信条。

 几年前,曾有一位石岛本地患者,在省级大医院怀疑为肝癌,由于手术费用昂贵,他最终放弃了手术,而选择了回家保守治疗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经人介绍找到谢主任复查,经过仔细比对和探测,谢主任果断确诊为:普通结节,无需治疗。几年时间过去了,患者如今依然健康的生活着,再没发现其他异常,患者逢人就夸“谢主任真是神医啊!”

 经谢主任确诊的一些疑难杂症患者,被推荐到山东省影像研究所专家处进行重新复诊,每一例诊断都定性准确无疑。省专家对谢主任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过硬的诊断技术,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谢新刚_副本.jpg

 由于他学术上的成就与影响,他先后被吸收为威海市医学会影像学会委员,山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,山东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,所带领的科室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,他也连续多年被授予荣成市先进工作者,以及荣成市杰出青年等称号。

矢志为患不言悔

由于常年伏案工作,每天长时间的坐诊和臂膀的机械性运动,使他的身体也落下了多种职业病。严重的肩周炎、腰肌劳损已经伴随他多年,现在肩关节已经出现肩袖撕裂及明显积液。大家都很担忧他的健康,可由于科室工作量大,人手少,以及其他大夫也都或重或轻的患有这些病症,他总是把更多的休息时间让给其他积劳成疾的同事,始终身体力行地带头坚持在岗位上。近年来,随着社会查体人员的不断增多,医院超声科工作量更是成倍增加,虽彩超设备也有相应改善,日开放诊室增至6个,但仍然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,谢主任适时的采取了弹性工作制,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时上班,每天中午视病人情况下班,每天下午提前做好第二天早晨病房患者的检查预约,加班加点就如家常便饭。

 但是病人高峰时期,仍避免不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,有些患者坐不住、等不及,就开始以种种理由要求优先照顾,年纪大的要优先,病弱的要优先,憋不住尿的要优先,离家远的要优先,特殊患者要优先,急症的病人更要优先,谢主任见大家着急,自己也坐不住,每天都要向大家重复做解释工作,合理调配人力资源,维护稳定就诊秩序,力争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诊疗。

 谢新刚主任说,家里各种理疗器械一应俱全,身体吃不消的时候,就自己在家凑合治疗一下,最难受还是第二天开机的时候,手臂抬起时就像触电一样刺痛,没有办法只能靠偶尔甩甩臂、抓抓膀子来稍做缓解,为了不影响科室工作,他一直忍受着右臂肩袖撕裂的痛疼,一再推迟手术治疗时间,并早已开始习惯了用左手吃饭和自理生活。

 与谢主任交谈,他总是带着谦逊的笑意“唉!这些工作没什么了不起,都是我们应该做的!”。

 是的,作为一名医生,他们职责所在,可背后的心酸又有几人能够体会,医学不是商品,他们所付出的何止是简单的体力和脑力的叠加,如果说他们每一刻都生活在达摩克利斯的剑下有点危言耸听,可他们每一次的诊治,又何曾不是在生死边缘走钢丝。

谢新刚主任,“白衣天使”这个称谓,你们当之无愧!

版权所有 © 1945-2025  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   医院地址: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双榜东路199号
威海信息港提供技术服务    鲁ICP备18034206号-1